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,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,亦传至亚洲各地如朝鲜、越南、泰国、日本等地,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。随着大陆客家人迁移至台湾定居,也令中式油纸伞在台湾生根发展。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,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,中国传统婚礼上,新娘出嫁下轿时,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避邪。日本传统婚礼上。琉球古代婚礼上也有用到油纸伞。老人喜好象征长寿的紫色伞,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。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。

宗教庆典中,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,此是取其圆满的意思,作为人们遮日避雨、驱恶避邪的象征。现时日常所用的伞多是洋伞,油纸伞多作为艺术品和游客纪念品售卖。
福州油纸伞用料必选当地或附近地区出产的优质材料,伞骨必用闽北五年以上,弹力强、韧性大的的青山老竹,一把伞必须经八十三道工序才算完成。有“选料精,上油腻,绘花雅”的特点,所用之竹材必须为青山老竹,伞面的纸必须为福建省特制的棉纸。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,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“双喜牌”纸伞,发觉它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、不断线、不裂槽,以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、伞骨完好,长时间泡在沸水中,不脱骨、纸不烂,因而获得优胜奖殊荣。1933年在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也获得奖项。